- 信息来源: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3-10-31 15:09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兴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产业转型提质示范区和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建设。1-9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444.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家,新通过省级新技术新产品鉴定5项,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11项,1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通过公示;新增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拥有“小巨人”企业26家,总数位居泰州第一。
下一步,该市将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实施“六大行动”,厚植企业发展新沃土。
一是以“集群培育”为重点任务,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推进产业集群乘势发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争创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大育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指导在库企业开拓战略新兴市场,力争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0%以上。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聚焦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紧盯规上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等关键指标,充分挖潜,细化任务,倒排进度,奋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100亿元以上。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确保工业项目质效提升。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跟踪工业项目投产达效情况,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增幅10%以上。强化工业技改提升,大力推动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推动装备升级换代,全年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技改项目14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00台。强化新增长点培育,聚焦51个年度计划新增开票超亿元增长点,全力做好关键要素保障,推进项目按期竣工投产,形成效益产出。
三是以“数智赋能”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大力实施“精准服务”“分类推进”“协同创新”三大工程,培育创建省级示范智能工厂3家、省市示范智能车间8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00个。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加大企业产品创新,协助企业申请省级首台(套)产品认定,提升该市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创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20个以上,创建省级质量标杆1个。强化信息产业建设,确保全年建成5G基站300个,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完成市交任务目标,新增软件产品10个,力争新增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1家。
四是以“企业培育”为关键举措,全力支持企业进阶发展。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坚持扩增量、提质量,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低于100家,亿元以上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锚定专精特新发展,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打通进阶式上升通道,确保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提升亩均效益,全年力争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000亩以上,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户及市外购进等方式累计形成能耗指标30万吨标准煤。
五是以“绿色安全”为发展底线,多措并举筑牢产业基础。落实行业整治提升,加快优化化工产业布局调整,序时推进2家化工企业完成关停并转工作,认真落实江苏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工作要求,指导泰兴经济开发区成为江苏省首批认定复核通过的化工园区,举办江苏省化工行业标准宣贯首场园区行活动。严格能耗强度管控,突出工业能耗强度控制,完成年度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确保完成泰州市交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持续构建绿色体系,加大绿色创建,完成规上企业绿色工厂星级管理评价全覆盖,力争全年创成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体系5家以上。
六是以“优质服务”为落脚点,打造“真情工信”服务品牌。完善为企服务体系,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加大“企业家直通车”应用场景覆盖面,畅通企业诉求收集渠道,用好用活企业矛盾问题常态化收集交办机制,以提升企业家精益管理、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思维为重点,组织企业家活动。抓好涉企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泰企惠”服务品牌建设,深化“泰企惠”平台应用,不断完善系统板块功能,探索“惠企政策直达一件事”改革。推动惠企措施落实,围绕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落实惠企政策清单,力争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20亿元以上,持续提升企业参与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