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动态
兴化市推动生态文旅融合 引领河蟹产业“出圈突围”
  • 信息来源:兴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3-10-12 11:54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兴化市围绕河蟹产业发展,加大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形成具有兴化特色的河蟹生态养殖体系,同时依托千亿级产业集群,布局新兴赛道延伸河蟹产业链、价值链。

规范改造扩大规模。优化调整,推进大闸蟹示范基地建设,完成6.1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探索出一套特色的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混养面积扩大到60万亩以上。2022年,兴化河蟹主养面积达63万亩,产量6.2万吨,统计现价产值41.4亿元,河蟹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1/5、1/7,兴化市半数乡镇河蟹养殖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2023年兴化市63万亩蟹塘已全面开捕,预计产量将创历史新高,河蟹和深加工产品交易量有望突破200亿元,出口销售额将突破500万美元。

布局新兴赛道延链。打造河蟹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出蟹黄豆腐、香辣蟹、花雕蟹等一系列预制菜,形成蟹黄油、蟹黄粉、蟹黄酱等10多种深加工蟹产品,兴化市内生产厂家达200多家、规模企业30家,年加工量4.5万吨,建成河蟹出口基地2家。加快国际调味品产业集聚区和以调味品为支撑的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入驻企业超300家。深化校地联合、政产学研联动,组建智慧农作技术推广联盟,构建稻米、河蟹、特色蔬菜、淡水鱼、小龙虾“五大产业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聚集效能不断释放。

农旅融合品牌跃升。每年整合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兴化大闸蟹”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会展、论坛,以及组织开捕节、开设品牌专营店等方式,提升兴化大闸蟹品牌知名度。“兴化大闸蟹”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兴化市已培植10个在江苏省内外有影响的兴化大闸蟹知名品牌,其中“泓膏”“亦鲜”“板桥”大闸蟹获颁“中国十大名蟹”,“泓膏”大闸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