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政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3-11-20 08:58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始终坚持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资本链深度融合,持续放大泰州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效应,为各类创投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最佳的投资机会和完备的专业服务,以金融活水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根据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医药企业金融需求,精准有效提供“债券+股权+选择权”的金融资本供给。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合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16亿元大健康产业母基金,以及一类新药研发基金等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不断推进金融资本供给侧改革,优化资本服务体系。推出苏中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专项产品和“泰浦医贷”融资产品,让“知产”变“资产”,有力解决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融资方面遇到的“企业融资需求期与银行可贷期错配”“企业轻资产与银行重押物需求不匹配”“企业高新技术与银行评估能力不匹配”等难题,从而提高企业资本市场认可度。在国内率先试点资本项目兑换便利化,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投融资撮合活动,先后组织30余家企业进行股权融资路演活动,推动企业实现阶段性股权融资近80亿元。
二是资本市场“泰州中国医药城板块”强势崛起。抢抓港交所生物医药新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北交所开市等机遇,第一时间邀请各交易所专家为企业开设专题辅导、现场考察教学;先后举办生物医药企业主题沙龙、科技金融高峰论坛等活动,提升企业挂牌上市本领。对百余家科技创新企业逐一登记筛选,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权证过户、用地保障、行政处罚等历史遗留问题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议”,开辟“绿色通道”。修订出台新的企业上市奖补政策,将企业挂牌上市及首发融资区级层面奖励最高提升至670万元。召开企业上市工作推进会,累计发放企业上市扶持资金券近3000万元,增强企业挂牌上市动力。成立中国医药城上市企业联盟,首批推进15家已(拟)上市企业信息共享、合作共建,发挥示范引领优势、群体优势,引领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7家企业上市。
三是放大“113计划”政策效应筑强“人才磁场”。“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于2013年开始实施,是全国第一个生物医药类专门人才政策。2022年,推动“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全面提档升级,建设专项资金从每年1亿元增至每年2亿元,资助范围也由中国医药城拓展至该区所有生物医药产业,升级迭代后的人才扶持政策还包括:为领军人才(团队)提供最高2000万元启动资金;对人才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滚动支持;给予离岸孵化基地、离岸创新中心等“人才飞地”平台最高100万元经费支持;领军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享受最高100万元购房补贴、30万元生活补贴。设立总规模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奖励投资“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种子期项目的投资机构,单项目最高200万元;对机构投资为此产生的损失给予风险补偿。充分放大“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凤栖高新”英才计划“双政策”的叠加效应,撬动金融市场投资杠杆,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百亿,吸引丁健院士团队等一批高端人才项目落地,催生人才项目“二期现象”。如今该区人才竞争力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中排名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