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动态
1321种生物物种奏响靖江生态“交响乐”
  • 信息来源:靖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05-22 09:14
  • 浏览次数:

5月20日,靖江市发布生物多样性统计数据,截至目前,靖江地区已发现陆生高等植物559种、陆生脊椎动物247种、陆生昆虫257种、水生生物258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近年来,靖江通过实施专项调查、加强栖息地保护、数字化监测创新、建立“生态岛”试验区、培育特色物种等举措,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靖江模式”。

越来越多的江豚来靖“定居”。江豚作为长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从2021年开始,靖江市联合国内专业团队,持续开展了81船次的细致调查,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目击长江江豚96群次,共计340头次,最多一次观测到12头,并观察到了珍贵的“母子豚”画面。

马洲岛成为动植物幸福“天堂”。靖江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三年多的观测,马洲岛记录的鸟类物种数从首次观测的55种增至22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为黄胸鹀、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白头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7种,包括震旦鸦雀、普通鵟、红脚隼、鹗等。鸟类种数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4.69%,占江苏鸟类种数的47.02%。此外,马洲岛还记录了陆生维管植物245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兽类7种,其中包含2种江苏省重点保护物种,为东北刺猬和黄鼬;两栖和爬行动物11种,其中包含6种江苏省重点保护物种,为中华蟾蜍、金线侧褶蛙、乌梢蛇、王锦蛇、短尾蝮和黑眉锦蛇。

江豚洄游,百鸟安家,表明靖江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随着马洲岛“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启动,靖江市将继续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推进以马洲岛为中心的“1站6点”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建设,加快创建江苏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长江重要湿地、珍稀濒危物种等综合观测,推动靖江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