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1862/2025-303914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国资委 | 发文日期 | 2025-04-24 |
文号 | 时效 |
- 信息来源:国资委
- 发布日期:2025-04-24 15:47
- 浏览次数:
各市属企业,各市(区)国资监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各委派财务部门负责人:
《泰州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已经党委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泰州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24日
泰州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市国资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委主要领导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调研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全市“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战略部署,围绕企业服务大局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五力提升”,大力实施以“一个导向、三个强化、六个实现”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即:以国资招商、项目合作引领撬动各类资本,服务全市“大海新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化国资国企改革攻坚、转型发展、智慧监管;实现国资国企战略支撑更加有力、布局结构日臻优化、发展效益持续提升、监管体制更为健全、风险防范扎实有效、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推动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展现新气象、取得新突破,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一、持续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实施力度
(一)举办“2+N”国资招商系列活动。组织开展“2+N”国资招商系列活动(“2”即市国资委主导的南京、上海两场专场招商活动,“N”为各级国有企业依循主责主业开展的专题招商活动),建立完善与央企沪企省企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央企沪企省企加大与我市国企合作力度,扩大在泰投资,推动更多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优质项目向泰州国资国企汇聚。(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投融资和债务风险监督管理处、办公室)
(二)编制“十五五”国资国企发展战略规划。围绕全市“大海新晨”产业体系,结合构建“8+13+X”链群体系,编制完成“十五五”国资国企发展战略规划,探索“国资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
(三)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将片区建设情况纳入市管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优化市管企业招商引资考核计分办法,激发企业潜力动能,保障项目高质高效推进。以泰州市央地国企党建联盟为载体,以支撑保障优质项目“引进来、落下去”为宗旨,强化互促共建,促进已落户泰州的央地国企深度融合。(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组织人事和考核分配处)
二、确保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收官
(四)开展精准攻坚。对照“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既定任务,最后一季度全面扫尾提升”的要求,对进度滞后或改革成效不明显的任务,梳理形成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张清单”,指导企业、市(区)精准攻克改革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
(五)提升重点任务改革成效。推动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以基层企业联系点为主,按照“高效办好一件事”的思路,指导市管企业集团公司每个联系子企业至少选择一项具有基层特色的改革任务重点推进,增强广大职工获得感。(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办公室)
(六)打造改革典型样板。围绕国务院国资委50个典型经验挖掘选题,对央地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司库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亮点进行提炼总结、示范推广。(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办公室)
三、不断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结构
(七)扎实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聚焦“全面摸清家底,深化盘活利用,完善科学监管”,做好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理清企业国有资产家底,全力推进闲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探索构建国有资产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对市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健全市管企业国有资产的长效监管体系。(责任处室:产权管理处)
(八)全面聚焦主业管理。围绕“做强主业、做精一业、拓展新业”目标,研究制定市管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办法,开展市管企业主业申报工作,推动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责任处室:发展改革处)
(九)持续推进亏损企业治理。全面分析梳理市管企业“四类企业”“三类参股企业”情况,制定亏损企业治理年度考核目标。指导各市管企业制定扭亏治亏工作方案,推动精准压减、有效治亏。持续抓好市管企业组织架构优化和业务板块重组,将管理层级保持在3级以内,提高企业决策效率。(责任处室:产权管理处)
四、着力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数智化水平
(十)深化司库系统建设运用。坚持“建、管、控”相统一原则,深化功能模块开发运用,进一步扩大国企司库建设覆盖面。将企业银行账户的开、销、变纳入司库系统管理,精细化管控账户工作。指导各市管企业制定形成资金集中管理中心方案,充分发挥司库系统资金集中、提高效益、风险预警等功能。(责任处室:财务监管处)
(十一)建设市管企业融资业务交易服务平台。坚持“信息化监管、阳光下交易”理念,打通司库系统等国资在线监管平台数据资源,建立市管企业融资业务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融资行为,打造阳光、规范、透明的国企融资环境,实现国有企业融资债务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责任处室:投融资和债务风险监督管理处)
(十二)做好企业经济运营分析。加强企业财务运行动态监测,将市属区管企业及各市(区)国资监管企业财务指标纳入统计监测分析范围,实现全市全级次覆盖。搭建“4+2”(每季度形成经营形势分析简报;年中和年底形成半年和全年经营形势分析报告)报告体系,提升企业经济运营分析质效。(责任处室:财务监管处)
(十三)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聚焦投资额度、债务融资规模、现金流量,加强市管企业预算管理,夯实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结合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精神及巡察整改要求,穿透至部分重点子企业开展应收款项清收“回头看”,重点针对市场化、集团外、已逾期应收款项,强化过程控制,推动相关款项应收早收、应收尽收。(责任处室:财务监管处)
(十四)完善市管企业综合考核体系。围绕提升市管企业服务大局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持续优化“一企一策”分类考核,建立完善更好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考核指标体系,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责任处室:组织人事和考核分配处)
五、提升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能力
(十五)切实强化国企贸易业务风险管控。组织开展全市国企贸易业务风险排查专项行动,查清存量贸易业务规模及潜在风险隐患。督导企业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贸易等违规贸易业务,加快清理资金占用大、盈利水平差、业务风险高、非主业优势等各类异常贸易业务,持续优化贸易结构。深化司库系统风险监测预警运用,完善企业贸易业务内部控制机制,加大虚假贸易业务追责问责力度,守牢贸易业务底线红线。(责任处室:财务监管处、监督稽查处)
(十六)持续压降市管企业融资成本。每季度定期发布市管企业融资成本控制线,并对市属企业融资形势进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通报融资成本及降幅情况。支持企业提升信用评级,提升资本市场信用,扩大知名度。(责任处室:投融资和债务风险监督管理处)
(十七)开展市管企业重大投资项目事后评估。根据《泰州市市管企业市场化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对市管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运营管理情况开展事后评估,加大企业投资项目监管力度。(责任处室:投融资和债务风险监督管理处)
(十八)完善市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巡察及审计揭示问题、日常监管发现问题、信访举报问题等,统筹开展2025年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责任处室:监督稽查处)
(十九)严格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紧紧围绕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目标,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市管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市管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责任处室:产权管理处)
(二十)扎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总任务,加强反奸防谍人民防线建设、落实维护稳定“五项机制”、防范打击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责任处室:产权管理处)
六、深化国资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二十一)组织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根据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学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处室:组织人事和考核分配处、监督稽查处、办公室)
(二十二)抓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履行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六届市委第四轮巡察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检视国资系统监管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巩固放大整改工作成效,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责任处室:监督稽查处)
(二十三)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抓好国企“火车头”“关键少数”,集中开展市管企业党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国企党委领导班子。深化“党建领航、发展赋能”国资党建品牌,以“一企一品”为抓手,加强市管企业党建品牌建设连续性和持久性。完善市管企业人才引育机制,开展社会招聘与党政青年人才招聘,引进培养成熟型战略性人才、关键核心岗位专业人才。(责任处室:组织人事和考核分配处)
(二十四)出台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坚持“精准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提请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市管企业领导人员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市管企业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责任处室:组织人事和考核分配处、监督稽查处)
(二十五)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持续推进“廉洁国企”建设,组织召开国资国企警示教育会议,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筑牢国资国企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深化运用“四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市管企业综合廉情分析对接会,研判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有效形成上下贯通、联动推进市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责任处室:监督稽查处)
(二十六)持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微信公众号运维、舆论宣传引导,巩固扩大信息宣传优势,展现国资国企良好形象。细化预算编制,加大执行力度,规范资金管理,提升机关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国资国企办公室系统培训活动,打造国资系统办公室学习培训品牌。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化机关作风转改,打造具有特色的机关文化品牌。(责任处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