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城市更新
  • 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 发布日期:2025-04-22 17:12
  • 浏览次数:

【街区改造】2024年,泰州市坚持“小尺度、渐进式”更新理念,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和特色街区等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提升街区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陈家桥西巷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竣工,城中历史文化片区更新项目二期(原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内支巷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施工招标;涵东街历史文化街区同泰当铺、宝丰油坊正在修缮,草河沿线整治提升工程完成,名城北入口风貌初步显现。创新奖补资金申报方式,海陵古城连片保护更新一期工程获批省级奖补1370万元。

【老旧小区改造】 2024年,泰州市围绕改善小区居住条件,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养老设施完善、公共空间微更新及设施设备更新与维护等,完善居住社区配套设施。省下达泰州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42个83.5万平方米,涉及楼栋309栋、居民8133户,计划投资3.3亿元,改造内容包括建筑本体、小区内配套、雨污分流等项目。全年实际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46个96.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233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5%、115.9%、113.5%。其中,列入国家改造计划和省政府目标任务的老旧小区42个,惠及居民8133户83.5万平方米,上争国家改造资金3999万元;自行改造老旧小区项目4个,惠及居民1100户13.3万平方米。在住宅小区推广应用低费用智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位,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52902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264.5%。推动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增小区停车位575个。泰州市“共同缔造”做法被姜冬冬书记市级调研时表扬;泰兴市韭菜桥新村、海陵区莲花二号区项目被列为省住建厅联系点。

【老楼加梯】 2024年,泰州市根据《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意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导则》,遵循“业主主体、政府指导、各方支持、保障安全”的原则,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并创新推出“加装电梯一本通”。全年加装使用电梯121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1%;签订 协议165 部。至年末,全市累计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电梯总数524部,总量居全省第四位。我市老楼加装电梯实行“业主自筹为主,财政给予补贴”的原则,同时可提取公积金加装电梯。 截至当前,全市共计发放加梯补贴220 台,总金额 2499万元,惠及群众2080户;业主提取公积金加梯202笔,涉及总金额约1241.48万元。2023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交流里介绍我市加装电梯先进做法;2023年8月,住建部以“江苏泰州采取六项举措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题在工作简报上向全国推广我市经验做法。当前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成效明显,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探索形成了“1246”加梯工作推进法,打开了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局面。

【住房保障】 2024年,泰州市推动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104套,发放租赁补贴321户,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01%、109.18%。先后上争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4022亿元,年内完成支付使用。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求摸底排查,完成省下达任务库全部任务,其中本次调查在乡镇工作的公职人员共计28843人,调查对象中有意向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人员有2736人,占比9.49%。其中,意向人员中,教师、医生、公安民辅警、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分别有1540、532、416、248人,分别占各职业调查人数的11.28%、5.66%、12.23%、10.34%。

【完整社区建设】 2024年,泰州市12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包含大约70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在126595人左右,建设面积达1433公顷。通过利用社区闲置空地,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书屋、儿童之家等;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设老年人就餐服务,配套社区综合性养老场所。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组建各类服务志愿队,常态化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升级居民议事会,形成“三级协商工作制”,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推进已建成住宅区养老服务用房建设,全市1030个2014年前建成的住宅区完成达标建设,配建达标率94.1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城市污水治理】 2023年,泰州市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完成27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62.1%,比上年提升8%。健全达标区建设管理,全年完成19个达标区建设,面积30.91平方千米;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天4万吨,新建污水管网33.89千米,改造污水管网10.73千米,动态消除管网空白区。完成凤城河截污行动管网工程建设,针对海陵北路等11条道路新建污水管网2.4千米、雨水管网0.8千米;对春晖路等13处点位污水管网进行修复改造0.7千米;对15处过河污水导虹管,采用热塑成型法进行整体内衬加固0.75千米。对市直污水管网养护范围内24家不符合要求的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排水户分类发放限期整改通知单,定期发布“红黑榜”,推动落实整改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 2024年,泰州市实施“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项目6个,增加绿地面积11.82公顷。累计开放共享142处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围绕设施提升和活动开展,持续完善共享绿地配套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增设风帆造型遮阳篷、太阳能智能充电座椅、直饮水等服务设施。积极响应“国球进公园”工作,在草河公园、人民公园等15个公园新增50多个体育设施,满足各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户外休闲游憩需求。

【非遗传承】1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批复同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设在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月,在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并召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座谈会。10月,我市作品《龙马精神》《静云》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盆景展银奖、继承传统奖。中国盆景博物馆一期工程于9月28日开工。

【“公园+”活动】 持续打造“公园+节日+活动”新模式,举办春节-梅花节、动物闹新春,清明-“海棠诗会”、五一-“熊猫犬”表演、天德湖“体育公园杯”山歌节,以及“馨香蕙兰,幸福泰州”长三角第二届蕙兰展等活动。各类活动吸引参与人数约32万人次,抖音点击量破百万,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省“公园生活季”秋季活动六大分会场之一,举办非遗集市、健康跑等22项特色活动,联合三河湾公园、香草湾、溱湖湾森林动物王国等景区发放文旅惠民券20万张,获得市民欢迎和好评,相关工作经验被《中国建设报》宣传推介。全力提供高品质绿色活力空间,统筹落实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改造和儿童友好环境建设要求,改善提升泰山公园西南角场地,添置饮水机和棋牌桌椅40套。天德湖公园沙滩安装风帆造型遮阳篷、增设9组小型游乐设施,人民广场、祥泰公园等公园广场安装太阳能智能充电座椅30个、共享童车20个,凤凰河步道增加162个花箱,开展“我们的节日”“书香进公园”等文明志愿活动12场,深受群众好评。创新“公园+”系列活动模式,精心组织“公园里的年味”、山歌节、公园生活季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公园活力,极大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中国建设报》以《泰州:逛公园看表演品尝丰盛文化‘大餐’》为题,专题报道公园生活季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