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1. 土地资源。2023年度全市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显示,全市土地总面积868.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4%。其中农用地550.45万亩、建设用地198.40万亩、未利用地119.35万亩,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63.40%、22.85%、13.75%。全市共有耕地406.1万亩,园地10.59万亩、林地28.70万亩、草地4.13万亩、湿地2.4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0.1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5.59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5.51万亩。

2. 矿产资源。我市在地质构造上发育有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张性断陷盆地,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热、矿泉水等为主,其中,常规石油分布在兴化、姜堰、海陵、泰兴等地区,探明储量5670万吨。2021年12月,非常规油—页岩油勘探获战略突破,初步落实溱潼凹陷地区页岩油资源量3.5亿吨。黄桥二氧化碳气田为全国最大气田和生产基地,二氧化碳纯度99%以上,可采储量65亿立方米,可用于食品保护、焊接、油田驱油以及化工等特殊领域。地热资源条件优越,蕴藏较大面积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埋深650-3000米,水温38-70℃,资源储量约40亿立方米。2021年1月,全省首个深部干热岩“苏热1井”顺利完井,井深4701.68米,井底温度达155℃,估算泰州地区干热岩资源蕴藏量折合标准煤196亿吨,实现了江苏省干热岩勘查“零突破”;2023年5月,江苏省干热岩资源勘查钻探二期工程——“苏热2井”正式完井,井深4894.28米,井底温度达159℃;2025年1月,“苏热3井”正式完井,井深4905米。

3. 林业资源。泰州自然植被类型为北亚热带落叶针阔混交林,分布有银杏、枫杨、柳、榆、榉、朴、桑、桃等乡土树种和20世纪60年代引种的泡桐、刺槐,70年代引进的水杉、池杉、柳杉、意杨,90年代引进的落羽杉、中山杉、柏类和大量灌木等树种。银杏是泰州重要的经济树种,所辖泰兴市早在2000年就被国家林业局命名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市2024年末,落实林长3447人,林木覆盖率达到25.68%,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支撑。

4. 湿地资源。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于2022年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靖江滨江省级湿地公园于2023年成功获批。“十四五”以来,全市完成湿地修复面积0.61万亩。目前,我市拥有省级重要湿地名录5处、面积23.85万亩,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个、市(区)湿地保护小区228个。全市湿地保护率49.8%,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