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3-11-30 12:08
- 浏览次数:
海陵区现有高校4所,大学生5万余人,占泰州全市大学生人数近2/3。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市区关于青年学子“青春留泰”的工作部署,深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该区锚定实施“扬帆海陵”留才工程,助力提升学子“留泰率”,切实增强校地“互动性”,持续优化城市“青引力”,为海陵发展蓄好一汪人才碧水。
高扬留才帆,三重链接让青年学子“想得到”。建“感知链”。建立“引凤观海”学子城市体验营,面向海陵籍、驻泰高校大学生动态招募城市体验官,开发走进“太阳城”“信息城”“科创城”3条访企路线,引导学子沉浸式感受海陵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学子留泰、回泰就业创业热情;举办“学子游海陵”采风创作大赛,创作36篇图文、视频作品,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三大青年社交平台推介海陵风采。通“信息链”。把握驻泰高校学子春、秋求职季,组织扎根海陵的优秀毕业生返校宣讲,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照亮学子与“陵”同行之路。伸“凝聚链”。依托青年和人才“来泰首站”,举办学子庆佳节、“青春讲堂”职业分享会等活动,现场宣讲海陵人才政策,持续释放海陵温度。
锻好青力桨,三级助推让青年学子“靠得近”。“青守护”助学业。制定《鼓励驻泰高校毕业生“扬帆海陵”六条》,面向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在海陵实习的驻泰高校大四学生,发放“扬帆海陵”奖学金,释放“留泰可期”诚意。“青志愿”助成长。针对基层治理力量短缺问题,成立“红海青风”校地联盟,以扶弱助困、科普宣传、扮靓乡村等为切入点,与4所驻泰高校形成20个基层治理项目,制定志愿服务清单,建立激励回馈机制,推动学子在挥洒汗水中留下城市“青春印记”,加深与海陵的情感连接。“青实践”助就业。面向海陵籍大学生、驻泰高校大学生,每年择优提供至少300个含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银行律所等类型的暑期实践岗位,同步推出“扬帆海陵”暑期实践系列主题活动,赋能学子择业就业,推动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融入海陵发展。
精装乘客舱,三类服务让青年学子“留得住”。“一间房”保障促情系海陵。优化青年人才驿站辐射范围,全域打造5间青年人才驿站,驿站内置“拾光海陵”手绘地图、“扬帆海陵”明信片等青春礼包,做优学子“留泰”的第一印象。“一系列”活动促融入海陵。发布“青引力”城市活力提升计划,紧跟青春流量密码,持续开展飞盘露营、夜间集市、传统风俗“乡射礼”等联谊活动;开展“科企联姻·青年说”“聚首泰城·创客说”等主题沙龙,搭建多样化青年交友平台。“一页通”政策促惠享海陵。把握“青年发展型城市”省级县域建设试点契机,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强化配套政策落地落实,推动青年人才工作持续迭代升级;打破政策“信息茧房”,集成编制《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宣传折页》,编入区级人才服务、创业扶持、住房保障等政策并及时更新,以真金白银护航青年学子“留泰”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