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动态
海陵区着力构建高水平教育治理机制
  • 信息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06-21 08:37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着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着力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化解,拓宽思路,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度和满意率。

一、建立教育优先保障机制。教育投入优先安排,坚守“两个只增不减”投入要求,增加教育预算占比。教育事业优先规划,“十四五”期间,投资23亿新(改、扩)建25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建筑面积36万平米、1.6万个学位。重点推进城东、二附中等项目。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将扬桥小学纳入大浦教育集团,解决扬桥、大浦小学体育设施问题,采取科学管理教育系统编制、建立教师编制“腾退”机制,通过编制调整、教师引进等方式优化师资队伍,解决教学一线编制紧缺、教师队伍结构局部失衡等问题。

二、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海陵区通过精准施策,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核心校与联盟校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新建学校快速赢得口碑,形成多样特色教育格局,64.1%学校加入集团化,普惠园覆盖率高达96%。扩展至更广泛的义务教育均衡,建立贯通培养机制和一体化联盟。修订《海陵区教育系统干部交流制度》,深化师资交流,“区管校聘”体制下,近三年有一千五百余名教师参加交流,其中骨干教师数占符合交流人数30%以上,基本实现了“教师配备基本均衡、骨干教师分布基本均衡”的目标。

三、创新“校家社”协同育人。海陵区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制度,首创“家长驻校日”制度,成立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和家庭指导服务联盟。创成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示范社区5个,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0个。家庭教育课程如“家庭教育与阅读表达”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首批推介系列特色课程,“爱+课堂”获评2022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强化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示范、专家团队、讲师团等形式,汇聚多方力量,打造专业指导服务体系,组成11支家教小分队和790人的基层一线家教工作志愿者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