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动态
兴化市谋实“新”“质” 着力打造“强劲增长极”
  • 信息来源:兴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06-19 16:4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兴化市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推进产创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群发展、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

推进产创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强引擎。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载体建设,建立市镇部门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加速创新资源向特色片区集聚。实施“三大”计划:“科创项目招引计划”,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项目;“科创企业倍增计划”,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力争到2025年,兴化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科创资源覆盖计划”,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实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中高端人才“四个全覆盖”。

加强产业链群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主载体。制定《关于推动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高标准建设兴化市开发区耐热钢和热处理设备产业片区、戴南精密铸造产业片区、安丰镇铸造和新材料综合产业片区、陈堡镇高端精密铸造产业片区。发挥国家不锈钢检测中心、恒兴科创小镇等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科创+资本+产业”集聚区。建立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投资新质生产力项目,以兴化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以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的离岸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器和科技园区。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激发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持续放大“苏科贷”“积分贷”等产品效应,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推进“四项”工程:科技协同创新工程,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创新模式;人才队伍引育工程,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乡村振兴赋能工程,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为抓手,努力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绿色生产力新路径;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深入推进“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加强中介机构管理,推动营商环境可评价、可感知,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