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03-04 15:45
- 浏览次数:
2023年,海陵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强集群、调结构、促转型、优服务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为全区经济发展筑牢工业“压舱石”。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4.4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超出全市2.4%;征收期工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727.4亿元,同比增长20.9%;工业净入库税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46.3%。
一是“工业强区”战略持续推进。坚持调轻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工业强区”推进大会,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和最具发展潜力企业,出台《海陵区关于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冲刺制造业千亿规模实施意见》《海陵区支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五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
二是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对标全省“1650”产业体系,更高质量推进产业“锻链”升级,全力构建海陵“1+2+3”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约占全区产业规模的45%,海陵区晶硅光伏产业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相关特色做法得到省工信厅主要领导的肯定。集聚资源提质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个优势产业。集成举措发展新材料、智能家居、新一代信息技术三个特色产业。
三是企业梯队培育卓有成效。隆基乐叶泰州基地全年规模超200亿元;罡阳股份获评“江苏省优秀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福马集团董事长获评“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海阳科技、飞船股份等8家企业创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制定《海陵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爱索新材料、通惠机电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春兰清洁能源等34家企业荣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是数智赋能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35个;江苏隆基创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泰州市“零”突破;金桥焊材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一道新能源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惠机电创成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个,新增星级上云企业41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8家,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企业2家。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提质增效。将推进“工业上楼”作为“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升级举措,在全市率先探索试点示范,制定《海陵区“工业上楼”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华汇智谷(泰州)智慧家电产业园首个“工业上楼”项目,新增14.5万平方米工业生产载体。海阳科技涤纶帘子布、科化二期项目分获省工信厅高端化改造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全年实施盘活提升项目32个,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541.6亩。全区31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31家企业入库税收超千万元,占规上企业总数的10%。
六是全面推进企业绿色安全发展。树牢“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全区“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技改项目13个,全年减少能耗13.5万吨标煤。一道新能源创成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7家企业创成省级绿色工厂,创建数创历史新高。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专班推进梅兰化工集团海陵厂区按计划全面安全停产。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组织船舶安全“回头看”,保持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