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4-03-08 14:42
-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海陵区紧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优化养老载体建设以及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探索“小城养老”模式,写好“老有所依”民生文章。
一、围绕三大板块,做好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一是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出台居家上门服务增值项目以及考核细则两项清单,将服务内容拓展至5大项17小项,提高服务需求和供给的适配性。同时,围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聘请第三方监理公司,形成民政、镇(街)、村(社区)、施工方、监理方、验收方六方联动机制,全流程监督,深入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二是社区养老服务精细化,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运营管理的通知》,明确运营考核细则,建成日间照料中心7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52家、老年大学分校11所、助餐点20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具雏形。三是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全面推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创成三星级养老机构2家、二星级养老机构3家、一星级养老机构3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100%。
二、构建五级载体,做优养老服务规划布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区域性养老综合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互助睦邻点、家庭照护床位五级服务载体,打通养老服务关键环节。建设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养老体验馆、养老直播间“三位一体”的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填补了养老信息监管空白;打造东、西片区枢纽型养老服务中心,将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延伸至居家社区层面;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推行“党员助群众、小老助老老、左邻助右舍”的互助养老模式,打造10个镇(街)互助养老睦邻点;制定印发《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与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建设首批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5个,纾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
三、实施六大工程,做强养老服务民生品牌。丰富“党建+”“物业+”“公益+”养老业态,构建“福海乐养”品牌,实施六大乐龄工程,助推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向“高质量”转变。一是实施“乐龄餐”工程,建设“集中配送企业―中心助餐点―周边助餐点―居家老人”四级配送体系,为老年餐桌添幸福。二是实施“乐龄床”工程,开展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推行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实施“乐龄秀”工程,建设养老生活直播间,让老年人一起学、一起秀、一起玩,打造老年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文化新模式。四是实施“乐龄助”工程,构建党建引领、公益先行、协善为老的老年互助体系,组织助老志愿活动。五是实施“乐龄居”工程,推进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探索建设功能完备的颐养住区。六是实施“乐龄购”工程,开设养老生活体验馆,组建“福海乐养”商家联盟,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