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动态
姜堰区多措并举赋能农业生产
- 信息来源: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5-02-24 09:4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姜堰区立足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锚定稳产保供目标,从组织领导、农资保障、种植布局、防灾减灾、科技服务五方面精准发力,力争农业生产“开门红”。
精心部署争主动。今年,该区持续实施大伦镇6个村、蒋垛镇8个村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计划在蒋垛镇、大伦镇、溱潼镇、张甸镇4个乡镇储备入库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6.52万亩,建成“万千百”粮食单产提升示范方56个,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94.89万亩、粮食总产不少于9.347亿斤。
备足农资夯基础。组织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严把农资产品质量关,确保广大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开展农机具维修保养、机耕机播作业技术服务、拖拉机收割机农机手培训等,强化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各类农资储备情况良好,已检修农机具达1900台,计划投入农机具约1800台;已储备化肥1.17万吨、农药150吨、种子2100吨,农资供应量足价稳。
扩大种植促增效。推广运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顾高、蒋垛、白米、梁徐等镇街栽培羊肚菌、大球盖菇等食用菌,增加本地食用菌品种多样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科学防灾减损失。建立科学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人员针对设施蔬菜、小麦和油菜田管等提出技术指导建议,并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和新闻网站发布。
科技赋能提质效。针对不同农作物种植,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技术服务指导;合理安排苗情、墒情监测点和病虫情智能化监测设备,推动化肥、农药、土地等资源要素投入的精细化发展,借助传感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新型农具,全力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