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5-03-04 08:53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精准把脉企业法律需求,构建全链条涉企矛盾化解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夯实解纷根基,织密企业调解网络。加强企业内部调解机制建设,在全区27家300人以上企业、286家小微企业建立调解联络员制度,引导涉企纠纷当事人优先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指导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纠纷易发的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兼职调解员,及时化解企业内部矛盾,截至目前,全区建成企业调解组织23家,其中民营企业调解组织6家;指导成立新就业群体调解组织,为新业态领域企业提供矛盾纠纷化解、法律风险防范等服务,培育海陵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泰州顺丰运输有限公司海陵分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2家新业态调解组织,实现传统企业与新兴领域调解网络双轨并进。
聚焦重点行业,提升服务企业专业度。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向商事、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有效拓展。成立全市首家民办非企业法人商事调解组织,严格选聘商事调解员,推进商事调解规范化;在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利代理人+律师”专家调解团队,实现纠纷认定专业化;在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建立金融调解中心,专门化解借款合同纠纷、票据纠纷、保险纠纷等涉企金融纠纷,建立“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金融解纷闭环模式,确保调解服务便捷化。
融合“法治体检”,筑牢企业风险防控屏障。组建“法治体检”服务团,形成以各镇街司法所牵头,21名基层法律服务业务骨干为主体,人民调解员和村居法律顾问协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依托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法治体检”申请窗口11个,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力量入企业、进厂区,强化对债权债务、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梳理分析和研判预警,促进企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收集排查企业投资融资、环境保护及劳动用工等各类法律风险164项,调解涉企矛盾43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