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 | 014416330/2008-01754 | 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科技 |
发布机构 | 泰州市政府 | 发文日期 | 2008-09-24 |
文号 | 泰政发〔2008〕134号 | 时效 | 废止(根据泰政发〔2024〕84号) |
印发关于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信息来源:市政府
- 发布日期:2008-09-24 00:00
- 浏览次数: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关于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有线数字电视建设步伐,推动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国家广电总局《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对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而有线电视数字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千家万户,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通过提高广播电视的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的需求,有效提升泰州中心城市的品位;有利于加快我市广电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泰州“软实力”。同时,对于确保网络传输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非常重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这项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加快推进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进程。
二、明确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以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统一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契机,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泰州服务。
(二)总体思路
泰州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实施整体转换战略,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小区为单位,逐一推行整体转换,逐步减少模拟电视频道的覆盖用户,平稳过渡到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大力推广和普及机顶盒,拓展电视节目资源传输等基本业务,使用户端尽快全面实现数字化;采用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模式,数字化转换和双向化网络改造同步推进,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同步拓展。
(三)建设目标
依托省级数字电视平台,建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面向全市(覆盖泰州四市两区)的地区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和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为市民提供60套左右的公共电视频道节目、40套加密付费频道节目以及15套左右的立体声广播频率节目;提供可查询泰州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的信息发布平台;提供能适应市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互动点播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普及数字机顶盒,力争2009年底基本完成市区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转换。
三、落实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制定泰州有线电视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根据《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要求,结合泰州实际,采取“先城市后农村,先市区后四市”的整转实施步骤。泰州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08年10月到2008年底,力争完成市区40%用户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第二阶段:2009年1月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市区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整体转换。
(二)制定合理的数字电视资费标准。结合泰州实际,参照周边城市定价,研究制定泰州市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办法,并做好相应的价格听证和宣传工作。制订数字电视资费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对低保家庭、五保户和特困家庭减半收取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
(三)建设面向全市的数字电视平台。按照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的相关要求,依托省级数字电视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广电系统的网络资源优势,建成覆盖泰州四市两区的地区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和服务平台,为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提供可靠保障。
(四)加快推进市区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在城区基本实现有线网络双向传输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地区的改网力度,力争2009年基本完成市区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同时,将已建10年以上的由住宅南面入户形式的用户分配网统一改由住宅北面入户,以保证有线电视传输质量,方便为用户服务。
(五)实施整体转换。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最主要任务是整体转换。在整体转换过程中,市区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每户配置安装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其余机顶盒由用户自愿购买。用户在缴纳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后,可收看60套公共数字电视节目和公共服务信息。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按照省、市物价部门批准核定的标准执行。交互数字电视及其它服务项目明码标价,由用户自愿订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普及机顶盒,分区、分片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信号。
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新建小区及尚未开通有线电视的小区直接接入数字电视信号,不再传输模拟电视信号。整体转换过渡期结束后,不再配置发放机顶盒,由用户自愿购买。
(六)建设开放的信息平台。搭建多媒体信息平台,提供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阳光政务”和电子商务提供支持。
(七)加快实现公共用户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所有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实施整体转换。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的自管有线电视网络纳入泰州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统一管理。
(八)加快政府监管平台建设。建立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分中心,加强对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安全、运行质量、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发布数据信息,组织、调度、指挥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播出工作;做好传输网络中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监看、监播;完整优质传输转播好当地现有的广播电视频道;依法处置危害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的行为。
(九)加大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资金筹措和政策扶持力度。抓住泰州列入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城市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建设资金由省网络公司以现金和设备方式投入。市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搞好协调、服务的工作,有关事项参照市政府2003年第77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执行。新建民用、商用建筑在进行专项审批和住宅综合验收时应包含有线数字电视项目。
(十)切实加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宣传解释和正面引导工作。发挥市各媒体优势,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数字电视知识,解答群众疑问,引导消费观念,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理解、认可、接受和支持数字电视,真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社会参与、群众认可”。
四、切实加强对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各个领域、多个部门。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市里成立以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宣传部、海陵区、高港区、经济开发区、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建设局、规划局、物价局、地税局、旅游局、民政局、信息产业局、泰州日报社、广电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广电局、省网络公司泰州分公司。
(二)加强配合协作。各市(区)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都要把发展有线电视数字化摆上议事日程,按照各自职能,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合力推进工作。市各媒体要加强宣传,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市物价、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核定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市建设、规划、房管等部门要把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建设纳入新建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各区和街道、社区要协助做好小区及用户家庭数字电视转换的宣传发动、配合支持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围绕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搞好服务。
附件:泰州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泰州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缪志红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副组长:曹玉梅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吴 健 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曹茂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
朱爱俊 海陵区政府副区长
邵春宁 高港区政府副区长
任志强 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田宏胜 市广电局(台)局(台)长
朱建华 市发改委副主任
朱建和 市财政局副局长
孙建友 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晓明 市民政局副局长
葛新民 市建设局副局长
邢秀华 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杨建国 市物价局副局长
严德军 市地税局副局长
蔡勇根 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季 彬 市旅游局副局长
刘国铭 泰州日报社副社长
栾之敏 市广电局(台)副局(台)长
陈振国 市房管局党总支副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广电局、省网络公司泰州分公司。吴健兼任办公室主任,田宏胜、栾之敏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