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告
努力让法治成为泰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泰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登
  • 信息来源:市政府
  • 发布日期:2022-02-26 10:17
  • 浏览次数:

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发源于泰兴市检察院的“预防邮路”工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事实孤儿”检察关护品牌全国推广。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全国十佳公诉人丁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丁明霞、全国平安英雄赵习芳等先进典型。

找准服务“六稳”“六保”的切入点,能动履职、担当作为,努力让法治成为泰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职责,五年来共批准逮捕7021人,提起公诉27979人,全力服务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

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年来,组织开展“护航民企”专项活动,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起诉114人,建议从宽处理307人。积极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会同市工商联等10部门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

聚力保障创新驱动发展 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62人。举办三届医药知识产权法治保护研讨会,牵头省内外10家检察院成立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起诉破坏金融监管秩序犯罪516人,办理了涉案金额50亿余元的全省首例非法买卖外汇案。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起诉372人。与人民银行泰州中心支行建立反洗钱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起诉洗钱犯罪10人。

主动适应安全稳定新形势,致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泰州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年来,起诉邪教组织犯罪110人。起诉制售“假口罩”、妨害公务等犯罪53人。起诉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520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1430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2018年以来,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292人,起诉575人。强化“打伞破网”,移送“保护伞”线索99件,相关部门立案查处57人。检察环节新增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1.8亿余元。就办案中发现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治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126件。

深度参与市域社会治理 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202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建筑物外立面脱落、窨井盖管护、道路交通安全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35件,督促消除安全隐患1200余处。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

守护食品药品安全 五年来,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5件,起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犯罪520人。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93件,其中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45件,责令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金2200余万元。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罪行较轻、确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不批准逮捕119人,不起诉519人。做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为师生讲授法治课502场,受众21万人次。

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向生活困难的659名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159万元。积极参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起诉恶意欠薪犯罪85人,支持819名农民工提起诉讼,帮助追回劳动报酬1592万元。

认真践行检察新理念,奋力推进高质效法律监督

刑事检察更加有力 五年来,加强刑事侦查监督,监督立案194件,监督撤案301件,追加逮捕225人,追加起诉162人。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建立健全巡回检察制度,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监督收监执行232人。

民事检察更为精准 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053件,提出抗诉、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16件。持续开展专项监督,纠正虚假诉讼126件,涉案金额2亿余元,以虚假诉讼罪提起公诉32人。

行政检察持续做实 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87件,较前五年上升87%。深入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化解27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开展土地执法领域行政非诉执行专项监督,提出检察建议38件,督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案件18件,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公益诉讼检察不断做优 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1360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3件、民事公益诉讼101件,督促清理固体废物12.6万余吨,挽回国有财产损失8000余万元。聚焦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通过公益诉讼和支持政府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索赔生态修复等费用5亿余元,2个典型案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收录。积极稳妥办理公民个人信息、英烈保护等新领域案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40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