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政府
- 发布日期:2022-02-23 19:12
- 浏览次数: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去年7月,集成了39个部门70项“干货”的《2021年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更大力度赋能我市高质量发展。
与以往不同,这一新政有个最大的特点,即不是政府机关部门“想怎样服务”,而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客户体验,着眼企业、群众“需要怎样服务”,涵盖
多项首次向社会正式承诺的“新增措施”、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措施”,其中有好几项为“全省首创”。
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决心,就是要全力打造“泰好办”营商服务品牌,争创“审批最简、成本最低、要素最优、执法最公、服务最好、生活最幸福”的一流营商环境。
迄今含金量最高的“3.0版”
营商环境事关城市未来发展,近年来我市持续增强工作力度。继2019年出台“六大专项行动”、2020年推出“70项重点任务清单”之后,此次出炉的《若干措施》更加强调集成性、系统性、创新型和实效性,被视为迄今为止我市含金量最高的“3.0版”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同时也是我市打造“泰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
《若干措施》包含行政审批提速、资源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地、市场法制护航、城市环境提升、作风效能优化六个部分,分别涵盖20、10、6、17、11和6项行动,并一一明确了责任单位。
“这70项行动,以企业、群众需要为核心,覆盖了事前、事中、事后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市发改委丁志强说,为使《若干措施》“干货够硬”,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十分注重“三合一”。“‘向上’,充分借鉴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周边’,深入调研学习多个兄弟城市;‘本市’,要求相关部门打出真正的‘新拳’或在原有‘拳法’基础上增加‘新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拿出质量高、诚意足、效果实的营商环境提升新政。”
涵盖一揽子“全省首创”“全市首推”
《若干措施》中,部分措施在全省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部分措施在完成国家、省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对标先进地区做法,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最为吸睛的,是其中的全省首创内容。
比如“开展企业登记零材料智能‘秒批’服务”,这种“零材料、零等待、不见面、随时办、全自动”的审批服务新模式,对无前置许可等特殊情形的企业开办,申请人仅需经过刷脸认证、信息勾选、签名确认等相关步骤即可当场领取营业执照;“打造工程建设项目‘一单式’收费模式”,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将人防易地建设费、基础设施配套费、水土保持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费、建筑垃圾处置费7个收费事项整合到一个平台,企业由原先最少跑14次变成通过“先办后缴”“不见面缴费”方式一次性缴纳。
再比如降低用电成本。《若干措施》明确,开发并推广业扩接电“成本码”,推广“电费电价政策计算器”,推出电费发票“点读机”。我市这些便利措施在全省供电系统中均属首次“尝鲜”。此外,“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小微企业用户实现电力接入‘零投资’”,我市也是全省第一批。
再看“行政审批提速行动”中的“全面推行‘一门通办’‘一窗综办’”内容,《若干措施》这样表述: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6个环节(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业务办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存缴登记)半日内办结。
而以前,一般表述为“力争6个环节半日内办结”,此次表述为“实现6个环节半日内办结”,这两者的区别意味着,我市首次正式作出明文承诺,必须遵循这一刚性时间要求。
背后“倒逼故事”鲜为人知
据了解,为真正填补企业需求“空白点”,切中企业服务“精准点”,确保对提升全市营商环境起到实效作用,《若干措施》背后还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倒逼故事”。
比方说“推动‘拿地即开工’”,《若干措施》规定“推进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实现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后,在1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当时讨论这“1个工作日”时,有关部门担心做不到,反对写进《若干措施》。但市发改委调研中发现南京是这样明文规定的,因此大家反复研究,为何人家能做到而我市不能做到。最终找到问题症结,“1个工作日”一字不拉地写进了文件。
再比如在“全面实施一揽子线上办税方案”内容中提出,“推广使用江苏税务APP,扩大‘非接触式’服务范围,力争线下办税比例再压缩30%以上,纳税时间再压缩10%以上。”
这里的“30%”和“10%”,相关部门最初怕难以做到而希望不要量化。但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就是有难度才要做”。最后,这两个数字双双出现在《若干措施》定稿中。
《若干措施》的70项内容,既是任务表也是责任单,更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书、军令状。目前,市发改委正在紧锣密鼓谋划,今年计划实施一揽子重要工作,涵盖制定出台《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印发《2022年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任务清单》、制定完成亲清政商关系清单和柔性执法清单、公布“十项承诺”、固化工业项目落户服务全流程及适时开展代表委员、市民和媒体问政等,每一项均“火力十足”令人叫好。
“我们将细化具体举措,逐项制订‘施工图’,逐条明确时间表,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丁志强说,“通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人民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把‘泰好办’打造成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营商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