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 014416330/2007-01134 | 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科技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发文日期 | 2007-06-18 |
文号 | 泰政办发[2007]121 | 时效 | 有效 |
转发市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
- 信息来源:市政府
- 发布日期:2007-06-18 00:00
- 浏览次数: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意见
市综治办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卫生局
(2007年6月)
医院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载体和为患者服务的窗口。建设平安医院,对于创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平安泰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新一轮平安江苏建设的意见》(苏发〔2006〕21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41号)精神,决定在全市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全面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医疗执业环境明显改善,医院及周边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院内部医患纠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医院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患纠纷调处机制逐步完善,并努力形成平安医院建设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促进了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08年,全市85%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含相应规模的民营医院)达到平安医院建设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规范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卫生工作者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各级医疗机构要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及时、方便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情况研判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积极开展惠民医疗,落实各项惠民措施。规范医疗价格行为,严格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二)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各地要在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下,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中心,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把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处有机结合起来。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专门设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依法、公平、公正调处医患纠纷。提高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市医学会管理的专家鉴定组织与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并存,并由委托方自主选择鉴定组织(机构)的机制。运用综合手段,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严肃查处和打击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不断强化医院内部治安管理。各级医疗机构要全面执行省卫生厅制定的《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建立健全治保会、护院队、义务消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加强医院内部技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恐怖、防破坏、防灾害事故、防群体性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医院内部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部门的安全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各类有毒物(药)品、菌种和放射源的管理,严防发生流失事件。认真贯彻《保密法》,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努力预防职务犯罪。落实防范、惩治邪教势力和非法组织活动的各项措施。加强与基层社区组织、公安派出机构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认真治理医院及周边环境。加强对医疗机构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屋、旅馆、招待所的管理,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防止违法犯罪分子隐匿其中。合理规划和建设医疗机构特别是人、车流量较大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医疗机构及周边交通秩序。强化对医疗机构周边煤、油、气、电设备的管理,及时拆除违章建筑、取缔违法摊点。经常分析医疗机构及周边地区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巡逻守护,严密防范侵害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发生。定期组织开展医院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依法打击“医托”、“号贩子”和散发、张贴虚假医药印刷品广告等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改进涉医新闻宣传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强化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意识,建立统一协调的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最新的政务信息和医疗服务信息,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客观宣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纠纷;对有关医患纠纷,在搞清事件真相前不轻易、轻率地报道,杜绝不实报道。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舆论氛围。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制定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广告宣传,杜绝虚假广告。
(二)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各地要在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下,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中心,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把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处有机结合起来。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专门设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依法、公平、公正调处医患纠纷。提高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市医学会管理的专家鉴定组织与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并存,并由委托方自主选择鉴定组织(机构)的机制。运用综合手段,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严肃查处和打击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不断强化医院内部治安管理。各级医疗机构要全面执行省卫生厅制定的《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建立健全治保会、护院队、义务消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加强医院内部技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恐怖、防破坏、防灾害事故、防群体性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医院内部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部门的安全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各类有毒物(药)品、菌种和放射源的管理,严防发生流失事件。认真贯彻《保密法》,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努力预防职务犯罪。落实防范、惩治邪教势力和非法组织活动的各项措施。加强与基层社区组织、公安派出机构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认真治理医院及周边环境。加强对医疗机构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屋、旅馆、招待所的管理,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防止违法犯罪分子隐匿其中。合理规划和建设医疗机构特别是人、车流量较大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医疗机构及周边交通秩序。强化对医疗机构周边煤、油、气、电设备的管理,及时拆除违章建筑、取缔违法摊点。经常分析医疗机构及周边地区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巡逻守护,严密防范侵害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发生。定期组织开展医院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依法打击“医托”、“号贩子”和散发、张贴虚假医药印刷品广告等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改进涉医新闻宣传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强化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意识,建立统一协调的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最新的政务信息和医疗服务信息,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客观宣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纠纷;对有关医患纠纷,在搞清事件真相前不轻易、轻率地报道,杜绝不实报道。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舆论氛围。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制定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广告宣传,杜绝虚假广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要把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泰州的重要内容,强化整体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市成立由市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的“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各市(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及以上医院都要成立创建活动协调组织,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综治部门要加强对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并将平安医院创建纳入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整体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卫生部门要根据创建目标任务,指导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创建工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职能,依法指导医院加强内部治安管理,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或警务点,依法打击破坏医疗秩序、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医患纠纷调解程序,提高医患纠纷调解能力,及时有效调处医患纠纷。人民法院在涉医民事案件审判中,要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加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平安医院创建中的有关执法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保障工作。工商部门要协助医院加强对医院内部和周边地区乱发医药印刷品小广告行为的监管,同时配合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对“医托”、“号贩子”进行整治。各级人民检察院、劳动保障、药监、质监、价格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创建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市各有关部门对各市(区)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各级医疗机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和平安医院考核评价标准,定期组织开展考评工作,对达标单位授予“平安医院”标牌,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各市(区)平安医院的创建达标率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指标。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综治部门要加强对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并将平安医院创建纳入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整体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卫生部门要根据创建目标任务,指导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创建工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职能,依法指导医院加强内部治安管理,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或警务点,依法打击破坏医疗秩序、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医患纠纷调解程序,提高医患纠纷调解能力,及时有效调处医患纠纷。人民法院在涉医民事案件审判中,要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加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平安医院创建中的有关执法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保障工作。工商部门要协助医院加强对医院内部和周边地区乱发医药印刷品小广告行为的监管,同时配合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对“医托”、“号贩子”进行整治。各级人民检察院、劳动保障、药监、质监、价格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创建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市各有关部门对各市(区)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各级医疗机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和平安医院考核评价标准,定期组织开展考评工作,对达标单位授予“平安医院”标牌,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各市(区)平安医院的创建达标率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指标。
平安医院创建期间,各市(区)要及时向上级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情况。各市(区)创建活动协调机构建立和工作方案制订情况,于2007年6月底前报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
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6393170;传真:6393170。
附件:1.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2.2007年泰州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工作要点附件1:
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焦建华 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 吉敏成 市综治委办副主任
曹茂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建友 市公安局副局长
陈鼎荣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徐生炉 市中级法院副院长
周宏进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翼飞 市民政局副局长
陈学东 市司法局副局长
盛 钢 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季海波 泰州工商局副局长
于坚强 泰州质监局纪检组长
刘 露 泰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王丹妮 市物价局副局长
尤启明 市安监局副局长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陈鼎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2007年泰州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工作要点
2007年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含相应规模的民营医院)全面启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其中二级医院基本达到平安医院建设目标,二级甲等医院全面建成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5至6月):动员部署,制定方案。
1.市成立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制定下发有关文件,明确创建活动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市(区)成立相应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创建活动总体方案。
2.由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市平安医院创建考核评价标准,并下发执行。
3.由市司法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医患纠纷调解中心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
4.由市卫生局、保险公司研究制定市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
2.由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市平安医院创建考核评价标准,并下发执行。
3.由市司法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医患纠纷调解中心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
4.由市卫生局、保险公司研究制定市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7至9月):全面启动,重点突破。
1.各级医疗机构对照平安医院创建目标和要求,以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就医流程、落实医疗安全措施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查找薄弱环节,制订整改措施,推进创建工作。
2.各单位依据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开展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3.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内部治安专项检查和指导。
4.市协调小组召开全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交流创建工作经验。
2.各单位依据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开展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3.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内部治安专项检查和指导。
4.市协调小组召开全市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交流创建工作经验。
第三阶段(10至11月):阶段考核,总结推广。
1.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2.由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成市平安医院创建考核评价组,对全市二级医院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对全市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进行评价。各市(区)相应组织开展考核评价工作。
2.由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成市平安医院创建考核评价组,对全市二级医院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对全市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进行评价。各市(区)相应组织开展考核评价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