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告
全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全力深化改革激发动能——《关于泰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登
  • 信息来源:泰州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24-01-18 09:58
  • 浏览次数:

2023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执行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着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着力打造“1+4”主导产业,举办第三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2023健康中国建设研讨会,医药高新区首次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十强,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省化工中试基地投入试运营,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入选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124个,新增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1个。

有效投入稳步扩大

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138个、新竣工101个,总投资105亿元的20GWh快充储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泰州段全面开工,盐泰锡常宜铁路过江方案确定,常泰长江大桥主塔封顶,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单幅贯通,张靖皋长江大桥完成塔座浇筑,东兴高速泰州段、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北接线开工建设,建兴高速全面建成。

内外需求协同发力

开展“泰享消费”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成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全面落实个人首套房“认房不认贷”等政策,筹集(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实施泰州优品智行全球贸易促进计划,建成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4.5%,获批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10家,入选省重点培育发展国际知名品牌25个。

改革创新蓄势赋能

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亩均改革优秀实践案例。离岸创新中心入驻项目(企业)152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400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发布青年和人才8条,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857人。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10条,运营市级天使投资基金,创成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重点战略深入实施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国首批获批。加快建设“一轴一核三极三城”,精心打造六大片区,桃园一期、古盐运河广场提质工程建成开放,十胜街、品味涵东商业街开街运营,绿地开放数量居全省首位。跨江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建成幸福河湖1010条。认真落实“双碳”战略,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49个。

民生保障扎实有效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2万人,获批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十大类40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改扩)建学校37所。创新探索慢病管理“星网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6个。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5户,新增普惠托育托位1800个。举办“泰州马拉松”等重大赛事。获评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城市,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4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主要指标计划安排具体做到“四个衔接”:一是与“十四五”规划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做到抓早抓主动、紧前不紧后;二是与全省及周边城市目标安排情况相衔接,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站稳第一方阵;三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相衔接,摸清找准支撑点、增长点;四是注重指标之间的内在衔接,确保严谨细致、科学合理。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创建国家级泰州队列研究中心。深化泰连锡生物医药、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大国家制造业集群建设。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000件。实施青年人才“聚泰”三年行动。

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省级物流示范园区1-2家,全力推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

围绕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 深入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力争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50个、新竣工100个。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建成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兴化段、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等项目。

加快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

围绕发挥需求牵引作用,全力挖掘内外市场潜力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深化金融商贸片区建设,持续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需求。

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质量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产品出口。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更好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落实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等措施。

围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全力深化改革激发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10条措施落地,完善百企观察员、“三服务一优化”等工作机制。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 持续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围绕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主动对接上海大都市圈,积极参与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深化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启动美丽泰州建设行动。

深入参与全省“1+3”功能区建设 支持沿江地区争创全省跨江融合示范区,支持里下河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开展乡村振兴先行市(区)、中心镇、示范村创建。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个以上。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医保+医疗+金融”三网叠加的医保公共服务网络。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着力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深入开展“祥泰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纵深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