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奋力书写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张答卷”——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亮点回眸
  • 信息来源:泰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25-01-14 16:10
  • 浏览次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全市各级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委决策部署展开工作,唯实唯勤、求精求深,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人大工作要求,紧扣市委中心,聚焦“一条主线”“一套体系”“一项行动”“一份部署”和“一轮调研”等,以典型示范带全面、现场交流促提升,推动答好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张卷”。

履职成绩单

忠诚履职、依法行权,全年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4件,听取审议工作报告43项,开展专题询问和专项工作评议3次、执法检查4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3人次,听取审议10名常委会任命人员履职情况报告,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系统谋划“1+N”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全省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十项重点工作,聚焦基层基础和高效能监督,典型引路、现场推进,促进三级人大、五级代表互学互鉴、形成合力。全年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泰州人大工作530余篇次,宣传各级人大代表320多人次。

守正创新、奋发有为,预算监督改革等47项工作在全国人大内刊、杂志和网站刊登推广,托育服务条例被列为省精品项目,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等15篇调研报告在省委、省人大内刊刊载,13项经验做法得到省人大领导批示肯定。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贯穿本届人大工作的主线。2024年年初,制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整体方案,明确12项具体措施,形成全市人大学思践行的“施工图”。同时,围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策划“六个一”系列活动,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陈,推出“我与人大同行”系列征文,发布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创新实践案例,推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开展好“人大代表讲坛”,形成“一会一讲”的常态化机制,每次常委会会议期间,集中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固定举办一期“人大代表讲坛”“同题宣讲”活动,邀请人大代表结合岗位实际畅谈体会感悟,分享履职经验。2024年,制度化开展5期“同题宣讲”,并带动全市各级人大开展代表讲坛近371次。在学思践行过程中,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份部署夯实基础

基层人大是离人民群众最近、最能反映民意的基层国家权力机关。

为提升基层人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双培双争”夯实新时代人大工作基层基础的指导意见》,2024年,围绕把意见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聚焦基层人大工作专题召开现场推进会,深入推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两个条例”执法检查,全面推行乡镇、街道人大“五化”模式和开发区人大“1+2+N”模式。同时,编印《泰州基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案例选编》,以典型引路促进工作提升。目前,全市19个重点产业园区全部设立人大工作机构,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副职兼职化配备率达到61.4%。

各地人大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不断提高基层人大工作质效。靖江市人大首次实施开发区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票选制度,办好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兴化市人大持续优化民意采集点,相关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资讯》刊载;高港区人大把你点我督从线下搬到“云上”,民意响应更及时、更顺畅;姜堰区人大探索“代表+产业”“代表+项目”“代表+信访”,不断丰富履职载体内涵。

一套体系上下联动

围绕落实好全省人大上下联动十项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构建了“1+N”工作体系。

坚持重点工作清单化,清单任务项目化,项目实施高效化。将十项重点工作细化为工作清单,在市级和市(区)层面分别明确62项、20项具体任务,并实行“一项重点任务、一套工作方案、一个专职委员、一个工作专班”的项目化推进模式,谋细谋实32个意见、方案、计划,形成同题共答、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保障上下联动各项任务更好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周、月、季”的跟踪机制,秘书长会议每周交流动态、主任办公会每月研究情况、专题会议每季查看序时,并根据进展情况定向做好调研指导,在全市有力推动了各项联动工作高质高效完成。靖江市人大锤炼了“红帆靖渡人大先锋”党建工作品牌,泰兴市人大创新建立“四联”机制,海陵区人大建立基层立法联系“哨阵联盟”,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成为全市人大工作鲜明底色和有力保证。

一轮调研谋划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为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建设,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制定专项方案,从如何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督制度、如何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等16个方面组织开展了一轮专题调研,形成了16份专项和1份综合调研报告。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率先突破的10项重点改革和全面推进的20项任务,明确了人大领域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和优先序。

与此同时,将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作为“先手棋”,制定并提请市委转发《关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构建全覆盖民意表达、全流程民情转化、全链条民主实践、全方位组织保障“四项机制”,持续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项行动助力发展

始终站位大局,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助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制定出台《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护航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三项机制”“三个重点”“三项抓手”“四项活动”等十三项抓手性工作全面实施“护航行动”。

在立法护航上,出台全省首部托育服务条例,并成功入选全省精品立法工程。同时,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立法,开展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调研,用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稳定、推动老有颐养。在监督护航上,扎实推进43项监督议题,预算绩效监督做法被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推广,13项工作得到省人大领导批示肯定,4项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调研护航上,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上下联动专题调研,精准摸排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50篇。其中,15篇在《调查与研究》《群众》《江苏人大调研》刊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