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24-03-01 11:08
- 浏览次数:
作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他拥有渊博的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译能力;作为一直奋战在项目一线的招商人员,他参与招引阿斯利康、雀巢健康、长泰药业、瑞莱生物、荃信生物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
这位出色的“招商博士”,就是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医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贾冬杰。
2010年9月,高层次人才贾冬杰来到正破土萌芽的中国医药城。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文质彬彬的高学历湖南小伙一头扎进招商领域,并干得风生水起。仅仅2021年至2023年,他就与小伙伴们一起招引5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5个。
“14年来,我参与招引了一批跨国公司项目落户,服务陪伴了一批骨干企业茁壮成长,深切感受到产业壮大、城市发展的强劲脉动。”贾冬杰说,同时他也感恩这座城市、感恩中国医药城,让自己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得到历练迅速成长,不断增加人生厚度。
阿斯利康泰州基地,是贾冬杰跟进的第一个跨国企业项目。由于是新建工厂,根据监管要求,必须申请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文,通过GMP认证后才能正式投产,整个流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
如何缩短办结时间、加快项目建设?当时国内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贾冬杰和同事们查经据典、请教专家、座谈会商,最终通过先在生产许可证上新增厂外车间、然后转移药品批文、再独立申请生产许可证的模式,仅用半年时间就办结流程,创造同类企业落户投产的最快纪录。如今,这一项目已成为阿斯利康在中国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最近两年连续两次增资扩产,累计实现产值133亿元、纳税近8亿元。
“创新是生物医药发展的主旋律,开展招商引资也要有创新思维。”贾冬杰说,只有跳出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势,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关于招商引资,贾冬杰感触最深的是:干工作不能单打独斗,须大胆借风使力,也就是激发内力、用好外力、形成合力,方能有效“撬动”项目落地,将蓝图变成现实。
特医食品在国外已有50多年发展历史,而国内前些年还难得一见。“我们对这个领域进行梳理挖掘,把目光投向跨国领军企业雀巢健康。当时特医食品项目在国内还没有正式注册审批渠道,既没有标准,也没有参照,更没有管理办法。”贾冬杰回忆,“我们千方百计攻克难关,充分借助中国医药城特有的部省共建机制,先后20多次赴北京协调,推动当时的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针对特医食品类产业,先后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两个重磅文件。”
这给雀巢总部送去了“定心丸”。很快,雀巢泰州工厂顺利投产,不久又带动鲲鱼健康、石药中诺等企业相继落户,中国医药城形成了特医食品产业先发优势。
“泰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的招商引资竞争十分激烈。”贾冬杰直言,有时项目落地会面临变数,此时必须主动破题、专业解题、精准答题,才能最终赢得机遇,把“变数”变成“定数”。
复红康合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与国内头部企业复星医药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合资企业,一期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当时,该项目在洽谈过程中,所有落户条件都已谈拢,但项目进度却突然放缓。贾冬杰意识到不对劲,想方设法打探获悉,原来是投资方为尽快获得药品经营资质,又与外地相关企业进行了接触。
得知这个信息后,贾冬杰率招商团队立即拜访省药监局,全力上争,抢先拿下该项目药品经营资质,从而赢得投资方高度信赖,最终项目顺利落户。去年,复红康合与园区再次签订协议,计划增资并引进一类创新药品。
“我参与招引和服务的这些项目,一方面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难忘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园区坚持招大商、大招商的生动缩影。”贾冬杰开心地说,作为中国医药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将继续深耕招商领域,同时更好地做好“传帮带”,帮助招商团队在专业知识、经济分析、服务水平、外语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素养,力促中国医药城以项目的“一马当先”引发产业的“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