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24-03-20 14:35
- 浏览次数:
去年以来,化工产业需求不振、价格走低、利润下滑,面对不利外部环境和深度行业调整,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选择了逆势增资。
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市长万闻华称之为“逆风飞翔的‘新浦童话’”。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新浦,探寻新浦逆风飞翔的“密码”。
链式发展拓展空间
在新浦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崭新的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安装。
年产8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PDH)项目,总投资达33亿元,经过11个月的建设,现已完成桩基及基础施工,计划于2025年12月投料试车。
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新浦化学高端新材料项目提供原料支撑,同时也为园区内丙烯酸、环氧丙烷等丙烯客户提供原料,实现“互为原料、隔墙供应、管道传输”。
作为新浦化学高端新材料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50万吨的丁辛醇项目同样也是强链补链的重点环节,做到了不出园区门即可自我消化。“丁辛醇在园区的需求就达48万吨。”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发展研发中心经理吴震说,丁辛醇产品可直接提供给园区内金江化学、昇科、联成化学等十几家下游企业。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指出,泰州产业要实现“破局突围”,关键在于“锻链升级”。
目前,泰兴经济开发区已入驻来自20多个家及地区的100多家“链式”企业,其中世界500强、化工50强企业19家,培育出23个“世界单打冠军”产品,形成了“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作为园区基地型、龙头型企业的新浦化学,带动园区80多家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氯碱和烯烃产业链,产业关联度达78%。
“链式发展,让我们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吴震说。
科技创新激发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新浦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一落户,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当中。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全方位进行前沿研发。
据介绍,正在进行研发的α烯烃产品,将打破壳牌、英力士、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突破“卡脖子”难题,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α烯烃已小试成功,计划今年完成500吨中试装置成果鉴定和22万吨/年工艺包设计。
31万吨/年高性能苯乙烯聚合物项目也是科技创新的代表。该项目生产线采用杨氏连续本体法生产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物料消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纯净等优点,符合园区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年可新增销售额33亿元,税收1.95亿元。
“越是艰难,越要保持定力,修炼内功。”吴震说。
专班服务提振信心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成色更足、口碑更好”的营商环境已然成为提升竞争力的主抓手。
从1995年投资入驻泰兴经济开发区,29年来,新浦已连续30多次利润再投资,从最初3000万美元扩大到目前近30亿美元。其中年产75万吨的烧碱项目先后历经了7次扩建,年产90万吨氯乙烯项目经过4次扩建,为全国单体产能规模最大。“这跟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吴震坦言。
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已经成为全员共识。围绕新浦产业链的中长期规划布局,泰兴经济开发区实行专班跟进服务,集中力量配置优质资源,及时组织矛盾问题协调,在新浦所有项目设计、审批、建设过程中,园区各科室岗位“随叫随到”,确保问题及时响应,投资促进部每月对相关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让吴震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丙烷脱氢制丙烯(PDH)项目的核心设备产品分离塔的顺利运输。最大的产品分离塔重量为1670吨,是全国PDH产业项目最大塔器。泰兴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部从去年6月开始介入,对于涉及的交通、海事、水务、公安、交巡警等单位,提前对接所需的手续办理,汇总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综合协调会研究方案。码头清淤、道路改造修建、高压线路抬升或埋地、树木移除及恢复、管廊管道抬升、沿线桥梁加固……问题一个个得到了妥善解决。
据了解,今年,新浦将投资30亿元,上马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催化剂工厂、氢能利用等项目,继续增资的信心依然坚定。